024-31126823
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友好街10号新地中心3号楼0810室

众德公益周报-20211001

日期:2021-10-01 19:16:06                  文章来源:
 

传递正能量,争做公益人

 

奉献一份爱心,点燃一片希望,本期公益人物:王锦萍

 


 
   最美乡村医生
 

 
王锦萍,女,汉族,1963年9月生,中共党员,福建省福清市城头镇吉钓村卫生所医生。
33年来,王锦萍扎根海岛村医岗位,秉持“医者仁心”职业操守,不分昼夜、不计报酬、救死扶伤、医治病痛,成为村民们信任依赖的“海岛120”。
1986年,王锦萍成为岛上唯一的村医。30多年来,她带着药箱走遍岛上每家每户,每个角落。对村里每个人的身体情况都了然于心。她以医治村民疾患为最大责任,全天24小时候诊,只要有人需要,不分昼夜,不论早晚,随叫随到。王锦萍睡觉都要把手机放在头边,就怕听不到电话声。她说,作为岛上唯一的医护人员,必须有求必应,保证乡亲们需要的时候及时赶到。她和她的药箱成为海岛村民信赖的“120”。
作为一名医生,王锦萍从未断过诊,哪怕是自己处于伤病中,也要为岛上的乡亲们消除病痛。有一年冬天,她在出诊的路上摔伤了腿。就在她腿伤未痊愈之际,一位70多岁的老人家属深夜敲开卫生所的门。王锦萍二话没说,顶着呼啸的海风,一瘸一拐来到老人家,给老人看病输液。随后连续几天,王锦萍都忍着疼痛坚持到病人家里进行治疗。她用自己的辛劳付出,换来了村民的健康,也赢得大家的尊重和信任。
遇到危重病人需要出岛就医,王锦萍总要跟随前去,以防路上出现危急情况,她便于及时抢救。王锦萍不仅要给村民们看病抓药,还要负责村里的接生工作,30多年来共接生了200多个新生命。对岛上的孩子来说,王锦萍是他们的健康守护者,从出生的婴幼保健,到成长过程中的医治病痛,都有一份来自这位“医护妈妈”的功劳;而在当地老人们的心里,王锦萍则像孝顺的女儿一样照料着他们,不但为他们看病查体,还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
王锦萍觉得最愧对的就是家人。儿子小时候到城关读书,想让王锦萍到城关照顾,她狠狠心,为儿子办了寄宿手续;前几年,儿子和丈夫外出经商,请求王锦萍同去团聚,她还是狠狠心,留在了岛上。因为她想到了岛上卫生所还没有接班人,万一村民有个头疼脑热,没有医生,小病就可能拖成大病。
王锦萍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最美乡村医生特别关注奖,荣登“中国好人榜”。

 
 

读书是感悟人生的艺术

 
 

人生遇到不如意或困惑,我特别喜欢在书中找答案,而每次寻找,都能找到…

 

《回归故里》是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迪迪埃·埃里蓬结合自身经历创作的一部反思性社会学著作。父亲去世后,作者迪迪埃·埃里蓬决定回到自己的出生地兰斯,重新了解他最初诞生的社会阶层和那群他已经告别三十年的人。他重返过去,回顾家族的历史,回忆童年时身处的工人阶级阶层,回溯了他如何从工人家庭的穷孩子成为法国著名的知识分子……

 

在这场极为内在又颠覆的心灵之旅中,作者思考了社会阶层、学校教育、身份建立等一系列主题,通过梳理集体决定论中不同个体的命运轨迹,剖析了不同社会环境下,人们的“个人选择”是如何被影响、被决定的。

 

 
 

你所关心的,都将是新闻热点

 
 

我们关注繁华和文明的闹市,也要涉足偏僻与落后的小巷;我们展示阳光明媚的田野,但也要去探查月光照不到的地方。

 
一、中华红丝带基金校园情景剧展播活动即将拉开序幕
 
9月28日上午,中华红丝带基金宣布,由中华红丝带基金、北京红丝带之家和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高校医院分会联合主办的“聚力防疫抗艾,共担健康责任”校园情景剧展播活动即将在南开大学拉开序幕。
据了解,近年来艾滋病感染者中90%以上是经性传播途径,而且大学生群体艾滋病感染者人数逐年增加。为此,中华红丝带基金曾组织专家到高校校园里进行性健康和防艾抗艾知识的讲座,在近三年的时间里走进了全国100余所高校。
由于受新冠疫情的影响,面对面的讲座受到很大限制,中华红丝带基金转变思路,让大学生们自己编撰演绎抗疫防艾校园情景剧,将防疫抗艾知识融入到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中,并将制作好的情景剧通过在网上展播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据中华红丝带基金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已有来自北京、天津、辽宁、江西、湖北、山西等地的近50所高校踊跃报名参加校园情景剧展播活动。校园情景剧将于2021年11月26日至12月5日期间进行线上展播,此外主办方还将对优秀作品结合今年世界艾滋病日活动进行荣誉授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