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43年世界上出现第一个自闭症病例至今77年时间,社会对于自闭症的认识正在不断加强,虽没能找到彻底治愈的方法,但通过科学干预、合理治疗、自病症儿童正在逐步得到改善,但这个群体的数量依旧庞大。
自闭症也称儿童孤独症,研究数据显示,自闭症是一种先天脑部功能受损伤而引起的发展障碍,通常在3岁以前就可以被发现。我国目前已确诊的自闭症患者人数在160万以上,未确诊人数超过500万以上,自闭症儿童一般在30个月以内发病,核心症状是社会交往障碍、行为刻板和兴趣局限,通常有严重的言语和语言沟通障碍,男女发病率为4-6:1。
2007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2008年起,将每年的4月2日定为“世界自闭症关注日”,以提高人们对自闭症和相关研究以及自闭症患者的关注。但目前,自闭症儿童面临的问题并不仅仅是无法彻底治愈,中国大约只有10%的自闭症儿童能够在普通学校接收融合教育,大部分自闭症儿童则进入特殊教育学校、培智学校或者社会机构接收教育或者康复训练。
由于对自闭症儿童认识不够全面,让自闭症儿童的上学路充满坎坷,对于适龄的正常儿童来说,上学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但是对于自闭症儿童,由于沟通障碍,很多智力发育正常的自闭症儿童也被学校劝退,有的因种种原因一学期换好几所学校,有的则最终选择了配置学校或特殊教育学校。据中国残联精协孤独症委员会总监郭德华表示:“据我们了解,目前大概只有10%左右的自闭症孩子能够进入普通学校学习。”
这样的情况,有相关专家指出,不能因为是自闭症儿童就用一刀切的方式进行分类,接受何种教育应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而定,如果自闭症儿童没有智力问题,应该尽可能的融入普通学校,学校、学生和家长应该全面的了解自闭症,正确的看待自闭症儿童,让他们能够得到更多的关爱。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精神科副主任医师郭延庆指出,自闭症学生会有一些干扰班级正常秩序的行为问题,但这些问题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逐渐消退或者消失的,对于自闭症儿童,学校首先应该保持接纳的态度,而没有权利拒绝接收这样的学生。
“在学校发生一些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问题,这些在家里是不可能解决的,家里本身就没有这样的环境。”郭德华说道:“虽然法律明确规定公民都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但是国内缺少相应的制度和法律保障,再加上普通学校缺乏专业的师资配备,能够开展融合教育的学校少之又少,再加上学校、老师对自闭症儿童认识可能有偏差,导致了绝大多数自闭症儿童无法进入普通学校学习,只能进入特殊学校、社会机构或者回家。”
对于自闭症儿童可否进入普通学校接受教育,争议颇多,有人认为自闭症儿童经过康复治疗后,若基本没有攻击他人、影响他人的行为,能达到一定认知能力,这样的儿童完全可以进入普通学校,通过融合教育改善交往能力,如果一味的拒绝,让自闭症儿童处于“家庭圈养”的状态,只会让他们情况更加糟糕;也有人认为,自闭症儿童大多表现为孤僻、少语,不愿交流的症状,在普通学校市场会受到孤立和排挤,在我国目前普通学校相关专业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只会让这些孩子变得更加孤独与自闭,反而在专业的教育学校,可以得到很好的康复治疗。
本文来源:凤凰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