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31126823
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友好街10号新地中心3号楼0810室

众德公益周报|五十六期

日期:2017年11月20日                  文章来源:辽宁省众德慈善基金会

传递正能量,争做公益人

奉献一份爱心,点燃一片希望,本期公益人物:吴京


 

“成长的路上有爱同行”

— —吴京


众德公益周报|五十六期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是《蜘蛛侠》里一句广为流传的台词。如今不少明星和社会名流,都以行动演绎这句话的真谛。吴京和他的《战狼》2最近成了最火的名词,他的爱国情怀燃烧着整个中国人的心。作为中国的铁血好男儿,他也是身体力行的做着公益活动。发生灾难时,他总是第一时间到达,捐款捐物并参与救援,扛物资、修道路,总是干着最苦最累的活,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来帮助受灾的群众。2012年12月,担任为新年新衣爱心公益活动的“暖心大使”,并向宁夏海原地区的贫困孩子捐赠还捐赠500件新年新衣。2013年11月,参加由上海宋庆龄基金会举办的“2013中国心基金慈善晚宴”。2017年8月,向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地震灾区捐款100万元。


懂得音乐的人才懂得生活

感知共鸣的旋律,顺着音符的方向,任思绪飘向远方...

 

   薇拉·琳恩演唱的《Sailing(远航)》出自专辑《Vera Lynn 100》。英国传奇女歌手薇拉·琳恩出专辑庆祝100岁生日,凭借用歌声鼓舞士气的卓越表现,琳恩1939年经民众评选赢得“军队甜心”称号。谈到长寿秘诀,她说:“积极发挥你全部的能力,比如保持愉悦、多看书、看电视,多接触一些人们经常所做的、所看的、所享受的。当你有能力做这些时,一定要坚持,不能半途而废。”我在远航,穿越海洋,美妙的歌声在荡漾…无字的日子,不等于未念,沉默的时光,也不等于远离。好久不见,未曾说念,温暖却一直在,遥寄一份祝福,时光无恙,美好如昔。


一张照片,一个故事

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不平凡的时刻,用食指下的快门留存温暖的瞬间。

众德公益周报|五十六期

   北京五环外的皮村,离机场比较近,交通相对方便,这里形成了一个由打工者组成的社区。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生活,更希望在这个城市得到更加平等的待遇。皮村有外来人口两万左右,40岁的许多就是其中一员。“许多的许,许多的多”,许多这样介绍着自己。他是浙江海宁人,目前在北京皮村工友之家工作,主要负责社区活动中心。许多认为生活可以是另一种自己想要的样子,他用音乐这种方式表达自己压抑的内心。2002年五一劳动节,他和朋友们组成了“打工青年文艺演出队”,在北京一些外来务工人员聚集的地方演出。虽然现实中他们都面临着生活的压力,但却从来不收一分钱。2004年,乐队出了第一张专辑《天下打工是一家》,他们拿着7万多版税,办了打工子弟学校。一方面探索打工子弟上学的困境,另一方面可以跟工友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读书是感悟人生的艺术

人生遇到不如意或困惑,我特别喜欢在书中找答案,而每次寻找,都能找到…

众德公益周报|五十六期

   魏伟,男,南阳西峡人,生于1972年12月1日。1997年到北京打工,两年后,对打工群体及其社会角色和面临困境有了全新思考。从1999年6月6日在北京开始启动小小鸟打工互助热线计划,开始启动为农民工提供免费法律维权服务的公益事业。 

   他先后在北京、深圳、沈阳、上海开通小小鸟打工维权热线,每年无偿为万余名农民工提供法律维权和融入城市培训的公益服务。13年来筹集社会善款700多万人民币,35万多打工者直接受益。他所创办的小小鸟打工维权热线,已成为中国具有影响力的草根NGO。 

   13年的时间里,在19次搬家的小小鸟办公室里,曾是多少进京打工者的第一站,曾是多少进城青年寻求各种帮助和倾诉交流的所在,曾是多少异乡游子结识交友的场所,曾是多少困惑者释怀解惑的地方,一根电话线却热遍了大江南北,关中塞外,热遍了千万进城青年的心!《小小鸟:让命运走开:一个跋涉在草根慈善的NGO》是一本社科励志的书籍,“互帮互助,公益社会”,是作者的志向和胸怀,开创草根的公益之路,为打工群体提供最需要的法律维权帮助,成为其人生且行且书的执着追求。


你所关心的,都将是新闻热点

我们关注繁华和文明的闹市,也要涉足偏僻与落后的小巷;我们展示阳光明媚的田野,但也要去探查月光照不到的地方。

   一.不忘初心,新价值构建新生态——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2017年会即将召开

众德公益周报|五十六期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美食休闲名城成都,即将迎来从全国各地远道而来的公益人。11月22日至23日,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2017年会在这里举行,这是一场面向中国基金会和公益行业的盛会,也是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转型升级后的首次年会,意义深远。

   今年年会的主题是“新价值新生态”。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组委会指出:“随着国家精准扶贫和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党的十九大的召开、共享经济的崛起和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放眼未来,中国正在迎来新时代,社会必然会发生巨大变化,中国公益可能走向全民化国际化。立足于推动社会创新、社会变革的中国现代基金会,应该在培育现代公民、推动社会资产构建和提出解决人类问题的创新方案等方面实践新价值和建设新生态。”

    这一主题,也道出了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在新时代的方向,机遇与挑战并存。过去的一年,更多的基金会已将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作为一个重要窗口,并借助论坛探寻自我提升的新动力和新路径。

    不忘初心持续注入新活力

    2016年11月23日,在上海举行的第八届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年会闭幕式上,具有8年历史的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正式更名为“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

   行动是第一要务。没有行动,就不能深度影响公益生态。一年来,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致力于行业交流,共组织5期“秘书长说”和4场城市峰会,分别从互联网公益、社区基金会发展、基金会在“公益后发”中的角色与价值、中国基金会新格局等事关公益事业深入发展的问题中,进行了深入研讨。

   此外,今年6月, 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秘书处还成功在京登记注册了民非,致力行业交流、研究倡导和能力建设,成功实现了多年来组织化运营的设想。

   而随着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影响力日渐增强,其立足行业视角,“建设中国基金会行业生态系统、促进社会良好运转”的使命,赢得了更多基金会的热情参与,这一年又有8家基金会成为论坛组委会成员,其中包括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等国家级公募基金会,阿拉善SEE基金会和广东省千禾社区公益基金会也再度回归。

   行动绽放光彩,发展熔铸辉煌。目前,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组委会成员已达20家,在协调各基金会的历练过程中,在中国公益事业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的行动和创新更具实践深度。

   亮点纷呈凸显行业影响力

   在未来与历史的交汇点上,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2017年会将主题定为“新价值新生态”,意在于中国基金会发展36年、512地震10周年之际望过去、思当下、建未来。

   据介绍,著名学者、政治学家俞可平将应邀出席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2017年会并发表主旨演讲。此外,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发起人徐永光、北京大学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主任金锦萍等业内知名人士也将应邀出席年会。

   从“基金会发展与社会文明的进步”到“新经济发展对社会生态和公益的影响”,从“数据智能”“互联网公益”等议题设置到行业生态分析,2017年的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年会比往年更具“可读性”。

   同时,作为公益行业对话的重要平台,年会还邀请了数位基金会秘书长及业内专家出席年会各场分论坛的讨论。2017年年会共设置了11场分论坛,内容涵盖公益产品规模化、核心价值的回归与坚守、互联网公益等热点话题。

   此外,本届年会还鼓励多元探讨,开放了闪电300秒的发言申请环节,7位有思想的新面孔将登台发言,还有代表政府、NGO、企业、媒体和学界的多元视角和生态的观察者说,丰富、立体,有观点、有态度,令人期待。

   二.让家长放心的幼托机构是真正的“刚需”

众德公益周报|五十六期

   近日,托管班虐童事件把近年来不绝于耳的托管教育问题再次推上风口浪尖。所谓的“托管教育”,一般是指为1~6岁的学前及幼儿园适龄儿童提供的“学前托管”服务,托儿所就是提供托管服务的机构。其本质是小学教育的“下游”,严格意义上来说,不能算我国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在计划经济时代,托儿所是政府、国营企业、事业单位的标配,为职工解决“带孩子”的问题。市场经济制度建立后,大部分企业都取消了托儿所,托儿所在城市中逐渐消失,托儿服务由单位责任内化为家庭责任。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家庭负担、工作压力日益加剧,“带孩子”越来越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2016年11月,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近八成婴幼儿都是由祖辈参与日间看护,其中近50%的祖辈感到“无可奈何”,特别是照顾过“一孩”的祖辈不愿再照顾“二孩”的比例在上升。“孩子上幼儿园以前是否有人帮助照料”成为七成以上的年轻人决定是否生孩子时考虑的首要问题。公立的幼儿教育机构招收的适龄标准为3周岁以上,但调查显示,约三分之一的家长愿意在孩子2岁前,就将其送入托幼机构,超六成家长选择在孩子2~3岁时送入幼托机构。

   可见,托儿所是真正的“刚需”。根据业内人士的估算,目前至少有3000万的城市家庭有托管需求,这还不包括一些隐性需求——有意寻求高质量托管机构、但现阶段不得不靠保姆、老人托管小孩的家庭,而且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消费升级、二孩政策放开,城市幼儿托育需求将持续上升。然而,目前我国幼托行业发展存在着监管不到位、扶持不到位两大必须、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是监管不到位,必须加快完善对幼托机构和行业的监管机制。2014年北京、上海等城市相继出台托管教育的指导意见和管理方法,打破了幼托行业的“监管真空”。然而,目前的监管,还是以“资质审批”为主要手段。笔者认为,对幼托班的监管,应该由事前的资质认定转变为全过程监管,由托儿所资质认证转变为教师师资认证,依法制定幼托机构管理服务标准,破除行政壁垒,鼓励社会力量进入幼托领域,同时由教育部门牵头,实行最严格的监管制度,全程无死角录像,重点监管安全、保育、卫生等方面,对主要负责人采取无过错责任推定。

   其次是扶持不到位,必须加大对幼托机构和行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据中国学后托管教育行业联盟主席张洪伟的研究,2014年以前,无论是中央层面还是地方政府层面都没有出台任何关于幼儿托管的政策。恰恰相反,由于2012年的《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大量质量好、品牌好的幼儿园所办的“托班”被取消,家长只能退而求其次将孩子送到社区托管机构。

   然而,由于缺乏必要的扶持政策,社区托管机构往往受到面积、楼层、采光、师资等众多因素的限制,尤其由于待遇差、工作累等问题,报考幼师、学习专业托儿教育的人很少,导致幼托行业的专业师资匮乏、专业培训不足,幼托行业成为高风险低收益的行业。因此,必须尽快制定出台对幼托行业的扶持政策,尤其是给私营幼托机构平等的政策保障,探索将幼托、幼教纳入社会公共服务范畴,从供给侧发力,增加供给、提升质量,建立居家养育、社区体验、机构服务等多位一体的模式,综合开展婴幼托服务。

   三.加胡子大叔化身美人鱼为慈善募款,拍性感日历画风辣眼睛

众德公益周报|五十六期

   2017年11月15日,来认识下这几位加拿大胡子大叔,他们为了助力慈善,扮成男版美人鱼,拍摄了一组画风妖艳却暖心的新年日历。

   这些胡子大叔来自纽芬兰,是胡子俱乐部(Labrador Beard & Moustache Club)的成员,他们身穿美人鱼服,戴上花环,在海滩上摆出各种妖娆的姿势,或趴在岩石上摆动鱼尾,或聚在一起嬉闹,又或对着镜头各种卖萌,还上理发店修理胡子,抱着吉他弹唱,拍摄了一组画风清奇的新年日历。

   据悉,他们的日历销售收入会全部捐献给名为Spirit Horse NL的慈善机构,Spirit Horse NL是一个致力于帮助精神病患的组织。这组日历的拍摄由俱乐部创始人Hasan Hai提出,他早前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意见征集,并收到数十人的回应。Hasan说:“我们希望借此帮助精神病患者得到治疗,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旅行,只需安静的心和不停的脚步

那个梦想中的自己,那个曾经丢失的自己,那个豁然开朗的自己。终究在世界的某个地方相聚,开怀。

众德公益周报|五十六期

   徽州之美,绝不止于宏村。在距离宏村仅2公里的塔川村,一到秋天,便成为摄影发烧友的天堂。村口及周围地带多植乌桕树,且古树参天,每到秋季,满山树叶色彩斑斓,粉墙黛瓦掩映其中,形成一幅迷人的田园风光画卷,美不胜收。

   秋日的塔川晨间薄雾笼罩,农舍若隐若现,忽见红枫丛中露出的飞檐翘角、白墙黛瓦与金黄叶浪的交相辉映,充满了浓郁的中国风。

   10月中下旬塔川刚开始入秋,11月下旬叶子红艳艳,穿过塔川村口的古木林,依清溪沿石阶拾级而上即可进入村内,满山树叶色彩斑斓,从黄、浅红到火红,极富层次。


健康是最好的天赋

不要用珍宝装饰自己,而要用健康武装身体。

众德公益周报|五十六期

   现在入冬了,正是泡脚的好时机。很多人开始睡前泡脚,这样既可解乏,又可促进血液循环、帮助睡眠。除此之外,在泡脚水里加点料更有养生作用。

   生姜泡脚能驱寒

   在中医上,生姜属于辛温解表药,有祛寒解表的作用,且毒副作用较小。现代医学认为生姜能够刺激毛细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怕冷、容易手脚冰凉的人可以用生姜泡脚。

   艾草泡脚能温肺

   据《本草纲目》记载,艾草性温、味苦、无毒,具有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也常用于针灸,故又被称为“医草”。用艾草泡脚能够改善肺功能,对于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和容易咳白痰的人很有好处。

   桂皮、花椒泡脚消水肿

   桂皮与花椒都有温肾阳的作用,用它们泡脚,对于因肾病引起的浮肿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公益承诺:您每转发一次本文章,众德慈善理事单位:辽宁卓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将向众德慈善基金会捐赠0.5元善款,此善款全部用于公益事业。勿以善小而不为,轻动手指,让世界充满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