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一份爱心,点燃一片希望,本期公益人物:廖晓义
“造中国式环保乡村”
— —廖晓义
廖晓义是知名民间环保事业倡导者和活动家,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创办人兼主任。她曾自费拍摄电视片《地球的女儿》,1996—2001年中央电视台“环保时刻”专栏独立制片人。她是中国第一位获得有“诺贝尔环境奖”之称的“苏菲环境大奖”的民间环保人士,澳大利亚最高环境奖“班克西亚国际环境奖”获得者。十七年来,在绿色环保的道路上,作为中国文化的坚守者、环保事业的守望者,廖晓义亲手创办了中国本土化的NGO——“地球村”。在艰难的创办道路之后,她提出了影响中国的绿色生活方式,倡导“绿色生活”、“绿色社区”、“绿色传媒”、“绿色奥运”,鼓励人们一起来倾听“地球村”背后的故事,一起踏上绿色生活之路。廖晓义是我国环保事业的先行者、守望者,她以具体细微的角度,从身边小事实施环保大题,对我国的环保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懂得音乐的人才懂得生活
简单的喜欢,最长远;平凡中的陪伴,最心安;懂你的人,最温暖。Bee Gees这首《Don't Forget to Remember(别忘了)》发表于1969年。三个不同特质,极富魅力的嗓音组成的合声,让人无法抗拒,或以假音唱腔配以丰富的、缓缓流淌的旋律,令人难以忘怀。在你为生活奔波得疲惫不堪的时候,别忘了这些最能了解你思绪的旋律。远离喧嚣,戴上耳机,摸索着寻找属于你的世界,抚慰自己身在尘世的心…心的世界,无论落寞与繁华,只有自我欣赏,只有自我体味;心有所属,爱才会有依附,心有所爱,幸福才会有盛放!
一张照片,一个故事
在广州白云区城中村内50平米左右的工作室里,摆着40余种手工皮艺工具和数张纯牛皮,桌上还有十多款用于切割、刺孔、修皮的刀斩。这套工具的主人名叫唐剑,在他3岁时罹患少儿麻痹,导致左臂肌肉严重萎缩,现在是一名皮具手艺人,正为自己的手工助残的梦想奋斗着。2015年,唐剑在河北廊坊结识了赵大姐。同罹患小儿麻痹症的赵大姐当时经营着一间六十多人规模的裁缝厂,其中一半的员工由残疾人组成。唐剑受到启发,教会残疾人一门手艺,在自力更生获得收入的同时,手艺也可以不断进步,这样的助残具备可持续性。当年10月,唐剑开始第一趟寻匠之旅,一路寻找手艺人,希望找到一门适合自己和其他残疾人的手艺活。唐剑认定了手工皮具这条路,并一发不可收拾地四处拜访皮具名师。他深知,只有自己精通手艺,才能把手艺教授给更多的残疾人。
读书是感悟人生的艺术
在上世纪60年代之前,几乎没人提到“环境保护”这个概念,存在人们意识中根深蒂固的观念是“征服大自然”。没有人怀疑它的正确性,因为人类文明的许多进展是基于此意识而获得的,人类当前的许多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也是基于此意识而制定的。蕾切尔·卡森第一次对这一人类意识的绝对正确性提出了质疑,写出了振聋发聩之作——《寂静的春天》。
春天是鲜花盛开、百鸟齐鸣的季节,春天里不应是寂静无声,尤其是在春天的田野。可是并不是人人都会注意到,从某一个时候起,突然地,在春天里就不再听到燕子的呢喃、黄莺的啁啾,田野里变得寂静无声了……
《寂静的春天》让全世界注意到了滥用杀虫剂给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的危害。它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人类对这些化学品的日益依赖蕴含着尚未被充分认识的实际风险。
这是一本不同寻常的书,正是它,唤起了人们的环境意识,促使环境保护问题提到了各国政府面前,各种环境保护组织纷纷成立,从而促使联合国于1972年6月12日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大会”,并由各国签署了“人类环境宣言”,开始了环境保护事业。
你所关心的,都将是新闻热点
一.《中国社会组织报告》(2018)蓝皮书在京发布社会组织国际化进程还在初级阶段
2018年5月1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主办的《中国社会组织报告》(2018)蓝皮书发布会暨研讨会在京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新时代的中国社会组织:新定位与新发展”。
《中国社会组织报告》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社会组织与公共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黄晓勇教授发表致辞。黄晓勇在致辞中说,中国的社会组织正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而《中国社会组织报告》蓝皮书也已经走过10个年头,课题组在皮书中对社会组织发展进行了充分的描述、总结和展望,社会组织蓝皮书的社会影响和出版质量都在不断地提高。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社会学会秘书长谢寿光教授在致辞中指出,社会组织蓝皮书的价值和意义,在于为中国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提供服务,比如要建立起社会组织的基础数据库,能够对中国的社会组织分类做出评价,选出年度性社会组织示范标杆的案例,发挥其引领作用。在中国社会组织大发展、大繁荣、大规范的时期,让社会组织蓝皮书真正发挥起重要的智库作用,把社会组织研究工作打造成为社会组织发展的一个整合平台,也成为向世界介绍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最重要窗口。
“社会组织要有一个社会组织法,因为社会组织的功能和作用在中国有非常大的发挥空间。”谢寿光说。
《中国社会组织报告》执行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组织与公共治理研究中心蔡礼强教授代表课题组对《中国社会组织报告》(2018)蓝皮书做主题报告。
蔡教授指出,迈入新时代的社会组织具有突出的“四新”特点:新发展、新定位、新机遇、新作为。对于政府与社会组织来说要适应新时代需要协同行动共同发力。
对政府来说,我们的建议是:第一要把社会组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并进行顶层设计;第二要构建一整套完备的政策体系,既包括整体性政策也包括专项政策及具体的政策文件;第三要健全完善各类政策体系,形成一个政策合力;第四在政策之间要增强协同性、联动性和配套性;第五要提升相关政策内容的具体性、实战性和操作性;第六要构建多元化的政策工具组合;第七要形成一个跨部门的协调机构。
从社会组织角度来看,除了需要政府提供更多的支持之外,社会组织自身也要采取更有效的措施。第一要自觉定位为建设性力量,并展现新作为;第二要把党建和团队建设、组织建设、业务拓展、政社关系紧密结合起来;第三要自觉提高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和专业化;第四要致力于专业人才的培育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在交流研讨环节,与会学者围绕“社会组织自身定位以及与政府的关系”、“社会组织和社会创新:实践与思考”与“中国社会组织走出去的定位与挑战”三个议题展开讨论。大家认为,十九大报告把社会组织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格局,在十九届三中全会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中,社会组织被纳入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整体规划,首次成为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统筹谋划的一部分,在机构改革层面被纳入治理体系。与此同时,我国社会组织法律政策体系正在健全和完善,成为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社会组织应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更好地展现新作为。
蓝皮书指出,中国社会组织的国际化进程尚处于初级阶段,中国社会组织“走出去”,需从战略、人才、方法、资源四个方面入手。中国的社会组织走出去将遭遇重重艰难险阻。在这个过程中,期待资源提供方更有耐心,能够持续提供支持,使政府、企业界和社会组织之间真正建立起一种良好的互信关系,以便携手解决中国在国际上面临的问题。同时,应当借助各种各样的传播方式来宣传中国社会组织国际化进程的实践及其价值,使国内公众能够对中国社会组织的国际化给予更多的理解、包容和支持。
据了解,《中国社会组织报告》(2018)是社会组织蓝皮书系列的第八本,除总报告外,专题研究篇重点关注慈善组织募捐资格、社会组织孵化器、基层枢纽型社会组织建设、社会组织能力提升培训、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以及民间智库发展等问题,对这些社会组织的热点和新现象给出了深度和前沿的剖析。
二.“新时代慈善事业进程与展望——中国《慈善法》2017年实施报告”发布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在京发布“新时代慈善事业进程与展望——中国《慈善法》2017年实施报告”(以下简称“实施报告”)。该报告从普法、执法、司法等多个层面分析2017年中央及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不含港澳台)《慈善法》的实施情况。同时,在十九大报告明确中国步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实施报告对于如何充分开发慈善领域的经济社会价值,大力发挥慈善行业在国家现代化建设、民生难题化解、社会治理完善中的作用提出建议。
2017年,中央和地方都在积极探索和推进慈善法律配套政策建设。新修订和出台《志愿服务条例》、《慈善信托管理办法》等多部与《慈善法》密切相关的法律与规范文件。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全国登记认定2794家慈善组织,其中644家获得公开募捐资格,12家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总筹款额超过25.9亿元,慈善信托备案42单,慈善募捐领域执法力度加大,《慈善法》司法裁判正式启动。
全国累计登记认定慈善组织3378家,北京慈善组织数量居首
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自2016年9月1日《慈善法》实施至2017年12月31日,全国累计登记认定慈善组织达3378家,已有27个省(区、市)发布地方慈善组织认定(登记)办法,2017年广西、山西、天津、新疆、宁夏、西藏6地新增慈善组织登记认定等工作。慈善组织集中在东部地区及较发达省份,其中北京以533家慈善组织居首位,占全国慈善组织总量的15.8%;广东、湖南以335家、268家分列二、三位。
2017年,各层级、各类别登记认定工作都有所推进,其中省级以上民政部门登记认定组织数量约占总量七成、基金会类组织数量约占总量八成,市、县(区)级民政部门登记认定比例由2016年的16.1%上升到29.1%,社会团体、社会服务机构类慈善组织比例则分别由10.3%和2.7%上升到16.2%和3.8%。
值得关注的是,全国已有42.7%(2702/6303)的基金会登记认定为慈善组织,2016年该比例仅为9.2%。北京、天津、河北、安徽、湖南、山西和甘肃七地,超过六成的基金会已登记认定为慈善组织,且安徽、山西和甘肃三地2017年增速较快。
近七成公募组织在省级以上民政部门登记,湖北、湖南各有1家社会服务机构获公募资格
截至2017年底,3378家慈善组织中有816家获得公开募捐资格,共备案超过2500个募捐活动。从组织形式上看,获得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中约七成为基金会;约三成为社会团体,其中慈善会系统组织占绝对多数;只有2家社会服务机构,分别为湖北省阳光慈善物资中心和岳阳市德馨助残服务中心。
获得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中,有73家在民政部登记,491家在省级民政部门登记,二者合计约占总量的七成。从地方工作开展来看,湖南省公募慈善组织达141家,占全省慈善组织的比例达52.6%(141/268)。此外,四川和贵州两省也有超过50%的慈善组织获得公募资格。总体而言,中西部地区慈善组织获得公开募捐资格的比例较高。
互联网募捐平台标准出台,12家平台全年筹款总额近26亿
2017年,互联网募捐继续蓬勃发展,民政部指定的12家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全年总筹款额超过25.9亿元,其中筹款过亿元的3家分别为腾讯公益(16.25亿元)、蚂蚁金服(4.87亿元)和淘宝公益(2.98亿元)。而2017年“99公益日”期间的总计募款金额超过13亿元,是2016年“99公益日”总计善款金额的2.16倍,刷新了国内互联网募捐记录。
互联网募捐在发展的同时也亟待规范,“小朋友画廊”以及“同一天生日”等募捐活动引起公众广泛参与和热议,也为慈善募捐活动的开展敲响了警钟。2017年7月,民政部出台《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基本管理规范》、《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基本技术规范》两项运营标准。在此基础上,2017年多家平台都进行了升级和完善,然而筹款平台依然存在如展示不具备公募资质的项目、信息更新不及时等诸多问题。建议在严格执法同时建立健全公众举报和反馈机制,充分发挥公众监督、媒体监督的作用,从而促进慈善募捐活动依法进行。
慈善中国等信息平台上线,慈善信息实现一键查询
2017年,慈善信息数据化建设成果斐然。2017年9月,依据《慈善法》“信息公开”要求建设的全国慈善信息公开平台——慈善中国正式上线。慈善组织基本信息及年报、慈善项目、公开募捐方案备案、慈善信托等信息实现一键查询,有利于增强社会公众对公益慈善的了解、参与和监督。同月,依据《志愿服务条例》要求,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上线,注册志愿者人数、志愿服务小时数、志愿团体数可分省、分领域查询。
在政策规范方面,2017年末,民政部就《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办法》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健全慈善信息公开制度的进程有望早日开启,各类主体有效落实《慈善法》规定的信息公开义务更有保障。
行政处罚集中在募捐领域,司法适用刚刚起步
随着《慈善法》的持续推进,北京、湖北、河南等地方民政部门已开始依法规范相关活动和行为。慈善募捐是创新较为集中的领域,也存在较多合规风险,2017年募捐领域的执法案例较为突出。当前,违法行为多因相关组织对募捐领域法律规范的认知不清所致,不少组织在未取得公开募捐资格或未进行备案的情况下开展公开募捐活动。民政部门在主动发现或经民众举报发现相关组织的违法行为后,立即介入调查,并视具体情节依法给予不同的处罚,执法效果初显。
此外,司法审判实践中《慈善法》的适用实现了零的突破。2017年司法实践中实际提及《慈善法》的案件为5个,其中4件为民事争议,涉及法律问题与慈善活动相关性很小,另外一件则是行政诉讼案件,涉及的争议为民政部门对于申请设立慈善组织意见的回复。
2017年,在慈善事业发展亮点频现的同时,信息公开、保值增值、税收优惠等配套机制方面仍显不足,例如慈善信托委托人等的税收优惠待遇难以落实,客观上对慈善信托的健康发展形成了阻滞。建议相关部门在充分考虑实践需求和国情的基础上,完善慈善组织和慈善信托的税收优惠政策,明确慈善组织保值增值活动的管理办法以及相关的信息公开规定。同时,需进一步开展法律宣传和培训工作,推进法律落地实施,增强法律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三.中国五年累计减贫6853万人,贫困发生率降7.1个百分点
23日,2018中国扶贫国际论坛在北京举行。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志刚在论坛上指出,这五年贫困地区的面貌明显改善,2017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到9377元,较2013年水平提高了50%以上,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的缩小。贫困地区群众住房安全得到了明显保障,农村低保标准均已高于国家扶贫标准,贫困人口最低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陈志刚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贫困规模大幅缩小,农村贫困人口由2012年的9899万人减少到2017年3046万人,累计减贫6853万人,平均每年减少1370万人,减贫规模前所未有。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了3.1%,累计降低7.1个百分点,贫困县数量首次减少,解决了区域性整体贫困,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陈志刚介绍说,这五年中国特色脱贫攻坚的制度体系也已形成,建成了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的责任体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工作体系,上下联动、统一协调的政策体系,保障资金、强化人力的投入体系,因地制宜、因村因户因人施策的帮扶体系,广泛参与合理空间的社会动员体系,多渠道、全方位的监督体系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体系,这些四梁八柱性质的顶层设计,保障了脱贫攻坚顺利推进,也为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一是坚持现行扶贫标准,着力在保持战略定力上下功夫,紧盯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消除绝对贫困,贫困县全部摘帽的总目标不降低、不拔高、不动摇、不懈怠,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确保焦点不散,靶心不变。
二是抓牢三年行动计划,着力在提高脱贫攻坚质量上下功夫,倒排工期,不落一人,按照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脱贫的要求,脱贫举措分解到户,精准到人,一项一项抓落实,一年一年新进展,三年圆满完成攻坚任务。
三是聚焦深度贫困,着力在攻克难中之难、坚中之坚上下功夫,加大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在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产业发展等方面体现力度,着力解决人的问题,注重提升基层干部素质,注重改变落后群众的观点;着力解决路的问题,注重理清脱贫思路注重破解交通等基础设施瓶颈;着力解决就业的问题,注重发展产业项目,稳定脱贫。
四是坚持造血为要,在加快产业就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上下功夫。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发展特色产业,打破思维定势,注重以市场需求驱动产业发展,加强科技推广,注重依靠科技增加总量,提质增效。改革农村生产方式和组织模式,破解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大市场之间的矛盾;积极培育农业创业致富带头人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破解人才不足的困境;注重把生态建设与脱贫致富结合起来,实现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的双促进。
五是坚持扶植为主,在精准扶贫上下功夫,立足于改革,实施正向激励,保障提升贫困群众的参与度,立足于发动依靠群众推进村民自治,发挥村规民约和道德教化的约束作用,立足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选好配强党支部书记,培育农村创业致富的带头人,强化脱贫攻坚的动力和合力。
六是超前谋划,着手研究2020年以后的思路方法,围绕从主要消除绝对贫困向缓解相对贫困转变,从主要解决收入贫困向解决多维贫困转变,从重点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向统筹城乡扶贫转变,系统厘清2020年后的扶贫工作目标、思路、方法和路径,明确需要把握的重要等前瞻性问题,系统勾画建成现代化国家进程中扶贫开发工作的路线图。工作中,我们将坚持求真务实,注重解决可能产生的新矛盾、新问题,特别是抓好扶贫领域作风专项治理,实施干部大培训、工作大落实,确保脱贫攻坚质量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
四.民政部关于指定第二批慈善组织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的公告
民政部发布关于指定第二批慈善组织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的公告。公示名单包括美团公益、滴滴公益、苏宁公益、帮帮公益、易宝公益、中国社会扶贫网等共9家。
民政部公告
第433号
民政部关于指定第二批慈善组织
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的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公开募捐平台服务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按照“统筹规划、循序渐进,公开透明、自愿申请,依法依规、优中选优”原则,组织开展了第二批慈善组织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遴选工作。经专家委员会评审、相关部门征求意见,并经社会公示,指定下列平台为第二批慈善组织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现予以公告。
以上平台应当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的规定,认真执行《慈善组织公开募捐管理办法》、《公开募捐平台服务管理办法》及相关互联网管理制度,遵照《慈善组织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基本技术规范》和《慈善组织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基本管理规范》,切实做好技术升级改造,在显著位置作出相应公开承诺,为取得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提供公平、公正的信息服务,严格区分慈善募捐信息发布和其他信息服务,自觉接受后续动态管理、行业自律管理和社会监督,保障和维护互联网慈善募捐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民政部
2018年5月23日
旅行,只需安静的心和不停的脚步
神秘的东方女儿国泸沽湖位于四川与云南交界处,被称作“高原明珠”。她像是被遗弃在人间的美玉,安静的守护着一方净土。
泸沽湖畔四季鲜花常开,宛若一座天然花园。云淡风轻,落花流水,在寂静中聆听风的歌声。
湛蓝的湖水被群山围绕,透明的湖面就像一块画板,绘出天空的澄澈,白云的多姿,远山的绵延,写意般的唯美。
健康是最好的天赋
人体最喜欢的姿势是什么?既不是躺,也不是坐,而是蹲。只要蹲的方式正确、幅度恰当,蹲姿就能对身体起到养生效果。“蹲”能减少脂肪堆积,对大腿、小腿、腰腹等肌群都有锻炼作用,能增强人体的灵活性和对称性,正确的蹲姿对健康有很多促进作用。
减少久坐伤害
久坐后做下蹲动作可活动关节、放松肌肉、提高平衡能力,从而减少久坐对身体的伤害。
有益心脏
人在下蹲的时候,有利于气血流畅,心肺血流量相对充沛,可缓解动脉硬化、降低血脂;下蹲还能加大胸腔和肺的活动范围,改善心肺功能。
减肥瘦身
下蹲运动还可消耗脂肪,是一种很好的减肥方式,特别是腰、臀部、腹部、腿部减肥。
锻炼关节
蹲姿通过下肢有规律的折叠,对关节周围组织是一种很好的伸展锻炼,对膝关节和髋关节尤其适用。但要注意,膝关节原本就有问题的人,不适合多蹲!
锻炼下肢肌肉
有针对性地做下蹲锻炼,可增强膝关节稳定性和下肢肌肉力量,进而促进速度、爆发力、耐力的提升,同时健美大腿和臀部。
公益承诺:您每转发一次本文章,众德慈善理事单位:辽宁卓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将向众德慈善基金会捐赠0.5元善款,此善款全部用于公益事业。勿以善小而不为,轻动手指,让世界充满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