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31126823
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友好街10号新地中心3号楼0810室

《中国农村空巢老人公益导航》发布研讨会在京召开

日期:2020年11月16日                  文章来源:辽宁省众德慈善基金会

2020年11月11日,由北京沃启公益基金会联合北京耿耿丹心教育公益基金会、陈香梅公益基金会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主办的《中国农村空巢老人公益导航》新书发布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新书的出版、发布和传播由乐施会(香港)北京办事处资助召开。主办方和资助方分别派出代表做了精彩的致辞。

在我国两亿多的老龄人口中,农村空巢老人是一个规模庞大的困境群体。公益导航团队从公益导航的研究模式出发,针对农村空巢老人这一群体,探究了有助于行动和服务的信息和建议、可借鉴的社会组织及其项目模式、公益领域与社会力量的参与路径与方法,并倡导改善相应的政策和制度,提出了社会资源应当投入的方向。从2018年公益导航团队开启农村空巢老人的专项研究到最终完成《中国农村空巢老人公益导航》报告,研究团队先后奔赴13个省会/地级市、25个县(含县级市),访问了各地的农户、村干部、社会组织、专家学者和民政部门负责人,并做了大量的资料和政策整理。2020年10月,这项倾注了研究者大量心血并得到各方支持的研究终于得以出版。围绕新书出版,沃启基金会前后也推出了十多篇微信文章介绍本项研究的内容和发现,期望更多人能关注“农村空巢老人”这一数量庞大但又容易被忽略的边缘群体。

发布研讨会的上半场,《中国农村空巢老人公益导航》一书的三位作者耿和荪、曹阳和郑聪分别从需求辨析、政策实务和有效实践三个角度对书本做了介绍,涵盖了理念倡导、政策实操运用以及社会组织经验模式的梳理和呈现。

收录在书本中的四家名录机构作为受邀参会的十多家外地一线机构的代表,分别介绍了各自的项目以及行动经验,涵盖服务类型、服务手法、资源和支持系统以及议题倡导。主办方希望由此提高一线组织的可见度,引导公益资源合理、有效地流动。

在发布会下半场,长期跟进农村老人和乡村发展议题的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的贺聪志副教授和孙庆忠教授,分别从农村老人贫困治理以及在地干预实验的角度,分析和呈现了农村老人的生存状况,并介绍了各自视角下通过巢状市场经济干预以及文化干预推动乡村自救的行动,带给与会者极大的启发和激发。

总体上,会议发出的观点和声音,结合了农村空巢老人服务、福利保障以及以空巢老人为主体的积极老龄化和健康老龄化视角,强调通过乡村社区内生力量的培育和发展,去回应空巢老人在照护、经济和精神等各方面的需求。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顾问、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慈善蓝皮书主编杨团全程在线参与并对每个环节的发言做了精彩的回应和点评,认为新书的出版填补了空巢老人议题的系统、科学研究的空白,同时指出“在农村助老问题上人的问题决定一切。”未来家庭、政府、志愿者、社工以及养老护理员在助老方面的定位应该更加清晰,明确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她还提出,“NGO要把力量更多的放在人的培育上,帮助农村培育专业半专业的护理员,并在服务支持方面与地方政府加强协同和合作。”

正如发布研讨会上午环节主持人,沃启公益基金会秘书长付涛在欢迎辞中表示,目前热度很高的乡村振兴,无法回避农村空巢老人的困境问题。乡村发展问题与老龄化问题叠加,使农村空巢老人的困境尤为突出。今天的会议既是新书发布,也是一次公共倡导,希望借此让这个数量庞大但缺乏话语的边缘人群以及为他们服务的社会组织被看见。
 

本文来源:善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