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31126823
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友好街10号新地中心3号楼0810室

众德公益周报|一百六十九期

日期:2021年06月16日                  文章来源:辽宁省众德慈善基金会


传递正能量,争做公益人

奉献一份爱心,点燃一片希望,本期公益人物:吴惠芳


 

秉持初心,践行承诺

 


 

   吴惠芳,男,汉族,1960年10月生,中共党员,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党委书记。
   从军25年,吴惠芳不忘初心,在保家卫国的战场上镌刻忠诚;回村14年,吴惠芳牢记使命,在建设家乡的“第二战场”续写忠诚。从军官到村官,他秉持初心,践行承诺,带领百姓书写乡村振兴“永联答卷”,体现了一名新时代基层党员干部的诚朴、信义与担当。
   他坚守承诺,一张蓝图绘到底,绘出乡村振兴美丽图景。2005年,吴惠芳从某师政治部主任岗位转业回到家乡永联村,成为一名村官。他向乡亲们承诺“要么不干、干就干好”。他用一年时间,七易其稿,绘制一幅“战略蓝图”,提出居住方式城镇化、生产方式产业化、就业方式多元化、生活方式市民化、管理方式规范化、收入方式多样化的发展目标,带领村民建设现代、文明、时尚的新永联。
   他兑现诺言,一马当先破难题,啃下乡村治理“硬骨头”。吴惠芳深知,要实现永联现代化建设,必须依靠规范的制度建设。他破解了一个个困扰乡村发展的难题,厘清村企产权关系,从产业美、生活美、生态美、素质美等四个主要目标和26个具体指标,全面推进永联村美丽乡村建设。通过构建一套科学管理制度,让永联人既享受着城里人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又享受着让城里人羡慕的田园风光和闲适生活。
他笃信前行,一门心思办实事,提升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在带领村民致富的同时,吴惠芳很注重村民素质的提升,在村里建设爱心互助街,设置学习提升、党群服务、文明实践等功能区,为村民学习娱乐提供阵地。他组织成立永联为民基金会,每年募集资金达2000万元,对村民的大病医疗进行兜底,组建志愿者联合会,常态化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他矢志不渝,一往无前勇担当,打造中国农村“新范本”。吴惠芳积极推动发展乡村旅游,建设江南农耕文化园等项目,促进农民增收就业。如今,永联村的农业已基本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构建了种植养殖基地化、加工制作工业化、餐饮美食特色化、销售配送标准化、旅游观光产品化为一体的农业全产业链体系。2015年,永联村作为中国农村城镇化范本,在米兰世博会中国馆进行了展示。
吴惠芳荣获“最美退役军人”、全国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懂得音乐的人才懂得生活

感知共鸣的旋律,顺着音符的方向,任思绪飘向远方...



   James Last(詹姆斯.拉斯特,1929年—2015年),德国詹姆斯.拉斯特乐团创始人,指挥,作曲编曲家。

   詹姆斯.拉斯特乐团发行超过200张专辑,售出约2亿份专辑,是为世界乐坛史上专辑(唱片)销售最多的乐团。
   为配合1992年巴塞罗那夏季奥运会,詹姆斯.拉斯特乐团发行专辑《Viva España(万岁西班牙)》。
   这首专辑同名曲《万岁西班牙》由两位比利时音乐家利奥.卡茨和利奥.罗森斯特拉滕共同创作。
 

读书是感悟人生的艺术

人生遇到不如意或困惑,我特别喜欢在书中找答案,而每次寻找,都能找到…
 

 
 
   《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是青年作者杨潇的新作,也是单读出版推出的首部长篇非虚构作品,关于一个不无困惑的写作者徒步重走西南联大西迁路的故事。
   1938 年,“湘黔滇旅行团”徒步跨越三省穿过西南腹地;2018 年,处在人生转折点的青年作者杨潇重新踏上这条 1600 公里长路。这是一次非典型的公路徒步旅行,不时要与大货车擦肩而过,但沿途山色、水光、鸟鸣、人语与历史上走在同一条路上的流亡者所见所闻渐渐重叠、交织,乃至对话、共振,一个层累的、被忽视的“中国”缓缓浮现。
 

你所关心的,都将是新闻热点
 

我们关注繁华和文明的闹市,也要涉足偏僻与落后的小巷;我们展示阳光明媚的田野,但也要去探查月光照不到的地方。

一、海洋保护,社会组织在行动
 
   今天是第十三个“世界海洋日”和第十四个“全国海洋宣传日”,自然资源部明确今年的主题为“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近些年来,海洋保护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面对海洋污染、生态遭到破坏的现状,除政府加强海洋保护外,越来越多的民间社会组织也加入到保护队伍中来。他们通过湿地保护、捡拾垃圾、青少年海洋文化教育等不同方式开展海洋保护行动。
   守护蔚蓝海岸线
   6月8日上午,一场名为“守护蔚蓝之光”公益净滩挑战的活动相继在海口、青岛、深圳、宁波、大连等五个城市展开,一群群身着蓝色上衣的青年志愿者涌上海滩,开始搜寻海滩上的各种垃圾,并进行分类回收。
据介绍,“守护蔚蓝之光”是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下称“蓝丝带”)携手企业联合发起的一项围绕海洋生态保护、海洋垃圾治理、海洋科学教育等多维度开展的海洋保护系列公益活动。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关注海洋生态,用实际行动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海洋。
   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是一家长期从事海洋保护的民间公益组织,成立于2007年6月,从洁净滩涂、环保宣传到专项调研,“蓝丝带”致力于海洋环保宣教。每逢节假日,在各大海湾景区,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身着蓝色上衣的志愿者们在沿着海滩捡拾垃圾,宣传海洋环保理念。
   14年的时间里,“蓝丝带”组织了1000余次海洋环保活动,实施近10个海洋保护项目,向上千万的公众传播了海洋环保理念。
   与“蓝丝带”同年成立的上海仁渡海洋公益发展中心(下称“仁渡海洋”)是一家致力于海洋垃圾清理、监测与研究的机构。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已经形成了“爱我生命之源”、“守护海岸线”等核心公益项目,成为专注于海洋垃圾议题的民间社会组织。
   据机构负责人刘永龙介绍,“守护海岸线”是通过统计调查海滩垃圾的种类、数量和来源,预测垃圾数量及种类的变化趋势,提升公众对海洋垃圾问题的认识以及利用收集的数据信息,促使个人、地方和国家采取积极的态度减少海洋垃圾,保护海洋环境。
   目前,仁渡海洋已联合了72个伙伴,在全国54个城市建设了监测点。还创新性地与企业合作,让企业认领海岸垃圾监测点,调动企业的员工和客户参与监测,共同为蓝色海洋贡献力量。
除了“蓝丝带”“仁渡海洋”等有代表性的社会组织,还有很多民间海洋公益组织,他们把目光聚焦在红树林保护、湿地保护、珊瑚保育等海洋环保领域的方方面面,作为重要社会力量,一直活跃在第一线,为保护海洋鼓与呼。
   让青少年了解海洋之美
   除了进行海洋保护,还有很多社会组织通过普及海洋知识,传播海洋文化,让孩子们对海洋和海洋生物产生浓厚的兴趣,让热爱海洋、保护海洋的意识在青少年心灵里生根、发芽。
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海洋之美”就是这样一家公益机构。该机构自主开发、制作、拍摄完成了我国第一个以水下VR视频为内容的海洋教育多媒体课件,用VR技术让青少年和儿童遨游海底世界,在探索瑰丽而神秘的海洋的同时,从小培养他们对海洋珍贵资源和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海洋之美”公益项目发起人李天峻博士是资深潜水专家,在20多年的潜水经历中,他目睹了气候变迁是如何冲击海洋环境和珊瑚礁的,因此决定通过行动来提高民众尤其是中小学生对海洋保护的认识。
李天峻博士表示,“海洋之美”公益项目多媒体课件现已制作完成三期。今年5月24日,项目组在浙江嘉兴组织举行了“海洋之美-致公在行动”暨“美好世界”青少年儿童环保教育项目示范课活动,受到当地师生的欢迎。
   为切实保护幼鱼资源,促进海洋渔业资源恢复和可持续利用,由海南智渔可持续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和深圳市为蓝低碳发展促进中心等多家机构联合主办的系列“守护幼鱼”主题公益宣教活动,自今年4月1日起就在全国多个沿海省份陆续拉开帷幕。
   据介绍,“守护幼鱼”主题公益宣教活动通过课堂讲座、自然教育等多个活动面向孩子进行海洋保护知识的传播,让孩子们认识到海洋保护的重要性。同时在线上开展以科普短视频、科普文章及倡议书签署等在线宣传方式进行更大范围地传播。
   全国较早成立的省级湿地保护组织广东省湿地保护协会是也通过教材编写、政府合作、导师团队这样的方式,将环保知识带入课堂,通过课外教育的方式影响学生,结合教育学,达到对环保知识的传播。
   海洋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的健康对维系地球的健康至关重要,与我们每一个人也息息相关。“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打造可持续海洋生态环境作出了重要部署,要求重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海洋环境污染防治,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我们保护海洋,就是保护自己的家园。
 
本文来源:善达网
 
二、培养“新青年”,美灵公益基金会启动“美灵未来人才·北京大学新青年计划”
    2021年6月6日下午,“美灵未来人才·北京大学新青年计划”捐赠仪式于北京大学俄文楼举行。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理事长戚学森,美灵未来人才计划发起人、世纪长河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美灵公益基金会发起人郭美玲女士,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秘书长李宇宁,副秘书长赵文莉,元培学院党委书记吴艳红教授,院长李猛教授出席。美灵公益基金会与元培学院师生三十余人参加活动,仪式由元培学院副院长李泊桥主持。
   元培学院院长李猛教授首先致辞,对出席捐赠仪式的嘉宾表示欢迎,对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与美灵公益基金会表示感谢。他表示,元培学院是北京大学本科教育改革的重要实验基地,学院坚持五育并举,发展个性,化孤独为共同。元培学院与美灵公益基金会发起人郭美玲女士教育理念契合,都对中国的教育未来充满信心,期待将大学与社会力量结合起来培养“新青年”,造就最新鲜活泼的细胞。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理事长戚学森发表了致辞讲话,他强调,人才兴则民族兴,在全国上下热烈庆祝建党百年之际,非常高兴能在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北京大学启动美灵未来人才计划。美灵未来人才计划是具有前瞻性的尝试,旨在与元培学院共同探索人才成长的可持续赋能机制,不断激发学生潜能,助力青年成为心怀天下的栋梁之才。未来将持续支持计划,共同为社会培养更多人才而努力。
   美灵未来人才计划发起人、世纪长河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美灵公益基金会发起人郭美玲女士致辞表示,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年轻的学生如何选择正确的路径非常关键。本项计划希望通过社会资源与学校的联动,探索建立针对富有创造力和突出能力学生的培养机制,打造杰出人才成长的实验性平台,引导这些种子真正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杰出人物,矢志不渝地攀登人生高峰。
   学生代表、元培学院2017级本科生崔德方用“珠联璧合”和“恰逢其时”两个关键词形容“新青年计划”。他说,未来人才的培养需要给予学生向外发展和自我实践的自由,帮助学生真正的“学以成人”。郭美玲董事长与学生代表进行了亲切的交谈,并对其在事业规划及选择上进行了方向性的指导。
   美灵公益基金会顾问冯晓哲老师在发言中表示,“新青年”是光荣的符号,希望各方共同创造机会,赋予学生更大成长空间,让每一个生命创造无限可能。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戚学森理事长与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李宇宁秘书长签署捐赠协议。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秘书长李宇宁,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党委书记、书院总监吴艳红向戚学森理事长、郭美玲董事长致赠感谢状与纪念品。
   美灵公益基金会顾问团队、执行理事长耿明、理事马翔宇等领导参加活动。
 
本文来源:善达网
 
三、“绿动冬奥”青少年公益行动在世界环境日正式启动 “蓝天打卡行动”小程序上线
   2021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绿动冬奥”青少年公益行动在北京冬奥组委展示中心正式启动,共青团中央社会联络部部长郭峰、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书记李军会、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副部长吕钦、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副秘书长王振刚等有关领导和嘉宾出席活动。
 
   “绿动冬奥”青少年公益行动由共青团中央、北京冬奥组委指导,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会同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总体策划部联合举办,以共青团中央、北京冬奥组委联合印发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青少年行动计划》为依托,由“绿色北京”青少年行动、“助力冬奥 共享蓝天”行动、“相聚云端 共迎冬奥”线上活动、“绿色办奥有你有我”系列宣讲、“低碳冬奥 低碳校园”环保实践5个具体行动组成,并携手青少年在北京周边种植“冬奥林”。
活动还将在全国重点城市,打造“绿动冬奥”城市活动周线下行动,将5大方向行动在城市中集中落地。“绿动冬奥”青少年公益行动积极践行“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理念,利用青少年喜爱的线上及线下形式,倡导青少年关注绿色低碳可持续、关注冬奥,弘扬奥运精神,培育环保意识,在全社会营造迎冬奥、讲文明、树新风的良好氛围。
 
   李军会在启动仪式上致辞。他表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我们要利用好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契机,以冬奥会牵引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激发越来越多的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的积极性和热情,让他们充分享受冰雪运动带来的健康和欢乐。同时,也要以此为契机,号召广大青少年和群众了解“绿色办奥”理念,鼓励和引导大家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借冬奥之风推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副主席、北京冬奥组委运动员委员会主席、冬奥会冠军杨扬,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世界冠军、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形象大使李妮娜,奥运冠军、中国乒乓球队主力队员丁宁等世界冠军和在京留学生代表通过视频为“绿动冬奥”青少年公益行动发起号召。现场还开设“冬奥小课堂”,进行“绿色冬奥”知识科普。公益人士邹毅讲述了自己从2013年开始,每天坚持拍摄一张北京天空照片的故事,身体力行地向青少年发起“蓝天打卡”的号召。
   活动吸引了大中小学的学生们共同参与。活动现场,同学们展示了自己创作的“最美蓝天”绘画作品,来自青少年朋友的“最美蓝天”Vlog作品也在现场做了精彩呈现。青少年发表了集体宣言:从我做起,绿色行动,绿色生活,关注生态文明,助力低碳冬奥,为美丽北京加油!为绿色冬奥加油!
 
   活动现场,首批奥林匹克教育项目“魅力冬奥”讲解员为与会嘉宾讲解冰雪运动项目,普及奥林匹克知识,并讲述了他们眼中的“绿色办奥”故事;7名奥林匹克教育项目“我的冬奥梦”双语小记者,也就他们最关注的“绿色办奥”话题,对现场嘉宾进行了充满童真而不失专业的采访。
 
   在“绿动冬奥”青少年公益行动启动之际,依托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教育主题课堂,门头沟京师实验小学开展了“绿色办奥”课堂教学。同学们在学习绿色可持续发展相关知识的同时,开动脑筋实现“变废为宝”,树立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绿动冬奥”青少年公益行动是北京冬奥组委奥林匹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活动将“绿色办奥”作为奥林匹克教育重要内容,以提升青少年文明素养、践行绿色理念为目标,进一步丰富了我国奥林匹克教育内涵,带动全国广大青少年共同为北京冬奥会打下美丽中国底色。
 
本文来源:善达网
 

四、开启减纸计划 倡导践行低碳生活

   6月5日是联合国为促进全球环境意识、提高全世界公民对环境问题的关注而设立的世界环境日。在这样一个有意义的日子里,MUJI無印良品宣布与蚂蚁森林携手,开启减纸计划,倡导更多人践行低碳生活、保护环境的“绿色”行为。
   MUJI無印良品一直秉承“感觉良好的生活”的品牌理念,致力促进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构筑“感觉良好的社会”践行企业责任,希望为保护自然环境和亿万用户的美好生活贡献力量。
 
   为自然,贡献力量
   MUJI無印良品一直坚持从商品开发,从生活中的小事出发,以实际行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公益理念。此次是MUJI首次参与中国线上公益实践,并选择与蚂蚁森林携手,给世界带来微小而美好的改变,从一张纸质小票、一个购物袋开始,希望倡导更多人可以参与到此次活动中,一起低碳环保,通过一“纸“之间的公益举措,为美好的生活和社会做出贡献。
   MUJI passport是MUJI無印良品推出的会员服务。当顾客在MUJI店铺、官方网络商城等指定渠道消费时,可累积里程并最终转化成积分,积分可用于兑换MUJI热门商品、优惠券等多重好礼。不同级别的MUJI passport会员,还能享受到会员专属价、尊享超值福利等更多会员权益。
   而本次与蚂蚁森林一同开展的活动,也为会员的购物体验锦上添花,让近在咫尺的公益活动融入日常生活。据悉,预计21年6月底前,在MUJI店铺购物使用支付宝支付时,不使用MUJI购物纸袋,每笔订单可以获得12g蚂蚁森林能量;MUJI passport会员使用电子购物小票(不打印纸质购物小票),每笔订单可以获得4g蚂蚁森林能量。(注*)
   此外MUJI还参与了蚂蚁森林主办的6月5日-6月6日“蚂蚁森林绿色生活节”公益活动,鼓励用黄麻袋这样可持续使用的购物袋代替一次性纸袋。
   MUJI的黄麻袋选择运用来自于自然的素材——黄麻,是将视角回溯到人类生活的原点,重新审视生活。黄麻纤维源于土壤,有着良好的自然特性,是短时间内即可收获的素材。由黄麻素材制成的购物袋,耐久性高,实用环保。这样的地球视野,也正是MUJI看待世界的方式,从“物”出发,发现世界的可能性。
   做公益,坚持初心
   MUJI希望通过产品和服务简单而精美地调整我们的生活,从而探寻解决整个社会问题的对策,构建“感觉良好的社会”。MUJI尽自己所能,努力消除公司和供应链中的各自浪费,有效利用资源,回收资源,节约能源,减少浪费,防止环境污染并建立可持续的业务。
   在MUJI商品中,有利用纺织工序中废弃的短纤维棉及落棉制作而成的落棉抹布;使用未经分选的不规则草莓制作的巧克力冻干草莓;活用剩余的床品面料制作而成的动物靠垫等。为实现地球资源的循环以及废弃物的减排,MUJI还对袜子挂钩、披肩挂放挂钩以及内衣的塑料包装等进行了重新审视,除去塑料包装或改用再生纸等材料。
 
   除了对环境友好的商品,MUJI無印良品也在全球范围内,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注入到了各个方面。
   日本無印良品鸠山中心的屋顶上有一个1,400kwh的太阳能电池板。该光伏发电板可覆盖约228户家庭的年电力消耗。预计每年可以减少约494吨的CO2排放,相当于维持约72公顷的阔叶林。
自2016年4月以来,北海道政府大岛综合振兴局和無印良品共同合作了对树木教育的普及项目,每月举办与“树木教育”相关的讲习班和活动,例如植树,以增进对“树木教育”的了解
   而MUJI将持续在全球范围内,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未来,MUJI也希望通过更多新途径,将公益事业贯穿海外与中国、线下与线上。
   在未来,继续前行
   MUJI致力于提供的,是自然的、富足与好选择的产品。相信在持续发展的公益理念下,MUJI能为守护我们的环境资源提供力所能及的协助。
   未来,MUJI無印良品将继续坚守初心,通过产品和服务将朴素和美丽带入日常生活,并积极相应环境保护政策,帮助解决社会和全球问题。
   注*同一用户每天可获得不使用购物纸袋/使用电子购物小票(不打印纸质购物小票)行为能量次数上限分别为10次。详见MUJI店内活动海报。活动预计6月中下旬开始。
本文来源:中国网

 


旅行,只需安静的心和不停的脚步

那个梦想中的自己,那个曾经丢失的自己,那个豁然开朗的自己。终究在世界的某个地方相聚,开怀。
 

   秦皇岛,为河北省省辖市,位于中国河北省东北部,是中国北方著名港口城市。因公元前215年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东巡至此,并派人入海求仙而得名,是中国唯一一个因皇帝尊号而得名的城市。
 
   跟随自然的步伐去享受美丽海滨景色,这里有着众多的自然景点,如著名的海滨度假区--北戴河。来北戴河轻松自在的度个小假,看看海景、吃吃海鲜,十分惬意。除了在中海滩、西海滩游泳晒太阳,也可在海边骑骑自行车、散散步,体味欧洲风情街。在这里,你可以去鸽子窝公园看日出,与太阳初升时观赏“浴日”奇景;可以去赶海,沙滩上挖螃蟹,享受亲近自然的美好。
 
   与北戴河毗邻相望的南戴河,有舒适的水温,柔软的海滩,海水清澈透明。著名书法家张仲愈先生来畅游时曾挥毫写下"天下第一浴"五个大字,这里是进行海浴、沙浴、日光浴的理想天然佳所。循着历史的脚步,走过长城的“入海口”--山海关,山海关长城汇聚了中国古长城之精华。山海关最奇妙之处,则在于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海上长城。长城与大海交汇,碧海金沙,气势磅礴,驰名中外的“天下第一关”雄关高耸,素有“京师屏翰、辽左咽喉”之称。
   疫情期间,请大家做好防范,尽量不要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在家欣赏小编的分享吧。
 

健康是最好的天赋   

不要用珍宝装饰自己,要用健康武装身体。

   

   夏天很容易中暑,中暑的危害可大可小,一定要及时的缓解治疗,那么大家知道中暑怎么物理降温吗?中暑有什么急救措施?小编来为大家解答。
 
   夏天中暑如何物理降温?
   1、冷水擦拭。患者头部可捂上冷毛巾,反复用冷水擦面部、四肢或全身,并密切观察体温变化,直至体温降至38"C以下。
   2、酒精擦身。酒精是一种挥发很快的化学物质,因此,用酒精擦可以快速带走身体的温度达到降温的目的,可以用酒精进行稀释,对中暑的人进行擦拭,主要的部位是脖子、腋窝、腘窝、四肢等,擦拭完之后要盖好被子,并且观察体温的变化。
   3、冰敷。取适量冰块,将冰块装在塑料袋内,放在患者的额头,颈部、腋下和大腿根部,这样能够帮助患者迅速降低体温,缓解中暑的症状。
 
   中暑的急救措施有哪些?
   1、降温。中暑初期应迅速到通风阴凉的地方,平卧并解开衣扣,松开或脱去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降温,头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酒精、冰水或冷水进行全身擦浴,然后用扇或电扇吹风,加速散热。
   2、补水。中暑初期与轻度中暑时,若患者仍有意识,可给一些清凉饮料。在补充水分时,可加入少量盐或小苏打水。但千万不可急于补充大量水分,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
   3、促醒。若中暑时病人已失去知觉,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苏醒。若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

 

本文来源:三顶养生网
上一篇:2021年端午节放假通知                 下一篇:众德公益周报|一百七十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