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31126823
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友好街10号新地中心3号楼0810室

榕树根儿童教育公益机构 “蓝盒子助眠计划” 正式开启

日期:2021年06月24日                  文章来源:辽宁省众德慈善基金会

创业伊始,睡眠品牌蓝盒子发起了“100天免费试睡”服务,那试睡退回的Z1床垫如何处理?自2020年起,蓝盒子便开始寻找“合适”的公益组织,使经过重新清洁、消毒的Z1床垫拥有一个“值得”的着落。经过几番筛选和沟通,蓝盒子与位于云南德宏的“榕树根之家”达成合作,顺利开启“蓝盒子助眠计划”作为蓝盒子CSR公益项目的首发。

榕树根儿童教育公益机构 “蓝盒子助眠计划” 正式开启

“榕树根之家”是一家扎根于云南滇缅边境景颇族山寨、致力于儿童素养教育的公益机构,由来自北京、曾任跨国公司律师的资深公益人李旸女士和她的丈夫——荷兰艺术家、专注载瓦语(滇西少数民族语言)研究的语言学家乐安东博士(Dr. Anton Lustig)于2009年共同创办。夫妇二人倾尽积蓄,与景颇乡亲们一同建设了榕树根之家,并与来自世界各地的150余名志愿者们共同陪伴200多名饱受原生家庭伤害的困境留守儿童成长。凭借丰富多彩的活动课程与无微不至的生活照料,榕树根之家有如生机勃勃的大榕树,逐渐生长成为一个拥有“爱与接纳,尊重与自由,色彩、音乐和好朋友”的温暖大家庭,山里的孩子们渐渐地在这里成长为自信快乐、独立自强的人。

榕树根儿童教育公益机构 “蓝盒子助眠计划” 正式开启

从当初看到榕树根之家的物资需求清单上出现“褪黑素”三个字,蓝盒子团队真实地受到了冲击。与创始人李旸老师的一通电话,确认了山区孩子,特别是青少年,的确存在睡眠困扰,团队便捎上大大小小的蓝盒子前往3000多公里外的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榕树根之家。这一趟旅程前,团队带着许多问题——山里真的这么好睡吗?山区孩子历经了什么成长困扰?是什么导致了睡眠问题?

正如创始人李旸在采访中所表示的,“三分之一的孩子都有睡眠问题”,而睡眠问题的背后却是更深层的成长隐患。经济落后、教育资源匮乏、缺乏陪伴、自我价值感低、侵害频发、与祖辈一起分担远超他们年龄所能承受的农活,以及学业和就业压力导致对未来的迷茫和恐惧等等,都使得山里的孩子长期缺乏安全感。“山村孩子的睡眠障碍,是他们长期承受恐惧、焦虑、压力的后果之一。”与此同时,远方的父母们因‘陪伴’初衷,常常攒钱送孩子一部手机,却忽视了使用手机的另一面。心智尚不成熟的孩子们被网络短视频吸引,一刷三四个小时直到半夜,从而挤掉大量睡眠时间。而网络算法推送给山里孩子们的信息,也是城市里的人无法猜测的。”但比起禁止,李旸更想去引导:“我不认为网络本身是洪水猛兽,也有很多有趣的东西和有用的工具,我们只是想引导孩子们用好这些东西。”

为了让孩子们睡个好觉,李旸和乐安东花了不少心思,包括从榕树根之家居住功能的单独规划上优化睡眠环境、疏导心理问题、陪伴问题严重的孩子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针对即将前往外地上学的大孩子们开设睡眠课,以及辅助少量褪黑素作为心理安慰等。在蓝盒子前往的那个周六,榕树根之家也首次尝试了面向全员开放的睡眠课。蓝盒子Z1床垫铺满活动室的地板,从3、4岁的小孩子到16、17多岁的大孩子,以及他们的妈妈、奶奶们安静地分享自己的睡眠困扰,一起讨论学习睡眠知识。他们在舒缓音乐和冥想语音中,在老师传授的好好睡觉的技巧中,逐渐放松、缓慢入眠。

榕树根儿童教育公益机构 “蓝盒子助眠计划” 正式开启

在睡眠中,习惯性地将问题推给“城市”,而容易忘了倾听身体的反馈,或与自己的内心做更深层的交流。让所有孩子得到无条件的爱和接纳、陪伴与尊重,帮孩子找回自己内心的力量,是榕树根之家的追求;而竭尽所能让所有人能更好地安然入眠、更理解睡眠与生活是一个整体,则是“蓝盒子助眠计划”及品牌CSR公益项目的意义所在,也是作为睡眠品牌的热望。
 

本文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