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999澳诺联合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援建支持的全国首家生命科学领域“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本周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中学揭牌并投入使用。“小平实验室”是共青团在中学建设的公益性青少年科技创新服务场所,旨在为进一步激发青少年的科学热情,提升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党委书记、理事长郭美荐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是共青团在中学建设的公益性青少年科技创新服务场所,旨在进一步激发青少年的科学热情,提升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根据《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等部署,考虑到青少年各个年龄段的能力水平和认知结构,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着重从智能机器人、无人机、生命科学、虚拟现实、新材料、航天科技、集成电路半导体等7个领域,在中学通过援建支持、申报示范、认定授牌三种方式援建实验室。针对科技创新基础相对薄弱的中西部贫困偏远地区,将以每个实验室50万元左右援建实验室。针对科技创新基础较好、已经初步具备条件且能够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举办示范性活动的中学给予一定经费支持。针对有一定科技创新基础、具备社会化筹资能力的中学主要以认定授牌的方式建设。
此次由999澳诺捐赠的“小平实验室”,以营造浓厚的科学氛围为基调,以生命科学多系分支领域为基础,实验室的六大分区各司其职并有机衔接,分别为讲授演示区、分子操作区、显微观察区、实验准备区、无菌操作区和实验培养区,共同承载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植物学、演化及生态学、现代生物技术学及特色类探究实验等教学和实验任务,进一步拓宽学生对于生命科学探索的视野。实验室将系统化课程精准细分为普及型和探究型课程。普及型课程着眼于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而探究型课程侧重以专业领域人才培养为引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和多元式发展。
据了解,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依托小平基金,广泛整合社会各届资源,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在全国建设1000所左右组织运行规范、服务保障到位、育人成效明显的“小平实验室”。此后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扩大建设规模。
本文来源:北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