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31126823
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友好街10号新地中心3号楼0810室

“我的家乡”公益促进计划助力令字村“村晚” 乡村公益让乡村更美好

日期:2022年02月21日                  文章来源:辽宁省众德慈善基金会

一个普通的小村庄就能完成一场成熟的春节“村晚”是不是无法想象?但就在最近,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我的家乡”公益促进计划的公益试点乡村令字村却实现了。

1月22日,虎年春节将至,乾安县所字镇令字村在村内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展开“新春惠民乐万家”迎新春文艺演出活动,活动演出邀请了省文联协会秘书长佟长江、省吉剧团团长孙忠宏等人参加,镇党委书记尚德育出席。在开场舞《欢欢喜喜过大年》中活动拉开帷幕,火红的长裙、欢快的舞姿,营造出了浓浓的年味,诗朗诵《中华少年》、快板《令字村新面貌》、歌曲《山河美》等丰富多彩的节目,也充分展示出了所字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在不断探索、拓展、壮大中于建设发展和服务群众等方面取得的喜人成果。也许和城市无数大型文艺汇演相比,这场“村晚”并不起眼,但背后的意义却十分深厚。

文娱进村,让农民乐起来

过去,村里人的生活大多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农闲时,顶多凑在一起唠唠嗑、打打扑克,精神生活严重匮乏。而美好乡村建设中的“美”是外表、“好”是内涵,这就要求不仅要经济好、环境好,更要注重文化的滋养和引导。

为了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党和政府想了不少办法,送电影下乡、送戏曲下乡等等,但长周期的看热闹方式已无法满足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期待,根植文化的种子、必须要让农民自己动起来。令字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率先成立小剧团,村民自编自导自演,快板、二人转、小品、歌舞等等,形式丰富多样、内容丰满新颖充满正能量,深受周边村民的喜爱,被亲切的称作为“村里人的小剧团”。小剧团的成立,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了其幸福感,党的声音和政策也通过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传达下来,同样村民对于党和国家的真挚情感也有了表达出口。

乡村公益,滋养乡村精神文明的种子

不止如此,这场文艺汇演的背后,还有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力量。

小剧团成立至今,5年来多是公益义演,运营经费时常不足,演出道具也严重缺乏。为此,令字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通过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我的家乡”公益促进计划发起公益项目,希望借助社会公益之力筹措资金更新设备道具。“我的家乡”公益促进计划致力于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社会公益募资,发动社会之力、乡情之力助建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解决乡村图书、文娱、非遗文化传承保护等亟需的精神文明建设资金。了解到相关需求后,项目组协助令字村快速上线相关公益项目,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企业的热心帮助下,仅用时7天便成功满标,小剧团也顺利完成相关演出道具服饰的采购更新,为其百年建党文艺汇演及此次春节文艺汇演增添了色彩。此次公益项目也进一步印证了,乡村公益对于聚力乡情、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滋养乡村文化、推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有益性。

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