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至31日,乡村工匠赋能计划(制茶技艺)项目四川省专题培训顺利举办。此次培训由新茶饮公益基金支持,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主办,四川蒙顶山合作社发展培训学院(简称:蒙顶山学院)承办。来自四川省16市36县(区)的40名乡村工匠(制茶技艺)参加赋能培训。
开班仪式上,四川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刘俊明,新茶饮公益基金代表书亦烧仙草数字能力中心总监王世飞出席活动并致辞,蒙顶山学院执行院长王光远做学院介绍。省农业农村厅监测帮扶处副处长杨佑明,名山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魏国、区农业农村局局长王龙奇,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代表等参加开班仪式。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乡村工匠在促进人才振兴和产业振兴方面发挥着重要社会作用。本次培训旨在提升学员在运营管理、产品创新、品牌打造、市场推广等方面的专业水平,实现制茶工匠创新创业、联农带农和可持续发展。
四川沐心喜见茶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的赖雪玲作为项目受益代表分享了本次赋能培训带来的收获和体会。他们在培训中学习到的知识和理念,对后续的产品定位、品牌发展、产品设计上都有很大的帮助。此外,工匠是小众群体,思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本次培训为他们打开视野,认识到应该依靠一个组织来抱团发展,才能把小产业逐渐变成中产业甚至大产业。
此次培训强化了学员在茶产业品牌建设、电商运营、产业融合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学员普遍认为课程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性,为推动乡村产业发展与个人职业成长提供了有力支撑。更重要的是,他们对“乡村工匠”有了更加清晰的定位,认识到自己肩负着乡村振兴的责任与使命,应当跳出思维局限和方寸之地,发挥传统技艺在教育、文化和市场中的巨大价值,健全联农带农机制,促进群众就业增收。
文章来源:公益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