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31126823
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友好街10号新地中心3号楼0810室

“无虑人生”四周年启幕,共筑惰性淋巴瘤诊疗新生态

日期:2025年05月15日                  文章来源:辽宁省众德慈善基金会

  5月14日,由淋巴瘤之家主办、罗氏制药中国公益支持的 “无虑人生”惰性淋巴瘤患者关爱月活动在北京启幕。作为聚焦惰性淋巴瘤患者的公益活动,“无虑人生”迎来四周年。本届活动以“共筑惰淋诊疗新生态”为核心,通过专业医学科普、医患深度交流及趣味互动体验等多元形式,为医生、患者及媒体营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疗愈之旅。

“无虑人生”四周年启幕,共筑惰性淋巴瘤诊疗新生态

      医患同行关爱升级

  自2022年5月6日全球首个惰性淋巴瘤关爱月创立以来,“56”这一饱含“无虑”美好愿景的谐音,持续鼓励着惰性淋巴瘤患者群体坚定治疗信心、追寻无虑人生。四年来,从医患共创无虑主题曲《唱响无虑人生》在患者群体广为传唱,到多年活动在户外开展各种趣味医患互动,“无虑人生”已逐步成为惰性淋巴瘤患者群体展现生活状态的舞台。

  今年的“无虑人生”活动中,医生、患者等社会多方人士携手再来到户外,以共同组队挑战的形式完成趣味任务,在协作中加深医患融合。活动现场既有寓教于乐的科普竞答,也有展现团队力量和默契的趣味竞技。各方在互动中打破身份边界,深化理解与信任,如同医患携手共同破解治疗与生活的困局,在彼此支持中迈向有质量的“无虑人生”。

“无虑人生”四周年启幕,共筑惰性淋巴瘤诊疗新生态
活动现场花絮

“无虑人生”四周年启幕,共筑惰性淋巴瘤诊疗新生态
北京美中爱瑞肿瘤医院王景文教授、北京天坛医院孙雪飞教授、天津市肿瘤医院赵培起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赵桂敏教授、内蒙古赤峰市医院孙莹教授全程参与

  “如今我们已经可以通过规范诊疗,帮助一部分惰性淋巴瘤患者实现完全缓解(CR),这意味着惰淋的‘治愈’,不再是梦想,”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所长马军教授提出,“我们对于惰性淋巴瘤诊疗的关注焦点已从单一的‘生存时间’转向患者是否能拥有‘有质量的生活’。今天与患者的并肩协作让我们欣慰地看到,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心理支持和社会关爱,也能在日常、心理、社交等各方面追求‘无虑’,有质量、有尊严地享受生活。”

  拓宽患者获益边界

  以滤泡性淋巴瘤(FL)为代表的惰性淋巴瘤作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常见亚型,虽病程进展缓慢,却面临难治愈、易复发、需长期管理等挑战,加之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创新疗法可及性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长期预后。如何进一步减少复发,患者获得更长时间和更高质量的生存,成为惰性淋巴瘤诊疗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值得欣慰的是,近年来惰性淋巴瘤治疗领域取得重要突破。从传统化疗到靶向治疗,再到如今双特异性抗体等创新疗法的出现,为患者提供了更全面的治疗选择。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党委书记朱军教授谈到:“随着《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2025)》将CD20/CD3双抗莫妥珠单抗更新为复发/难治FL的Ⅰ级推荐,我们正在为淋巴瘤患者构建更完整的治疗体系。双抗疗法的临床应用为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使患者在争取长生存的同时,能够更好地回归正常生活。这正是精准医疗时代下,我们最希望为患者实现的治疗目标。”

  治疗手段的革新需要与标准化诊疗路径同步。基于惰性淋巴瘤需要长期管理的特征,规范化诊疗和全程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在惰性淋巴瘤等血液肿瘤领域的规范化诊疗实践,为患者带来了多层次的临床获益。“通过规范化诊疗,我们不仅帮助患者改善治疗效果,更重要的是让他们重拾生活信心。”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血液科主任景红梅教授介绍,“我们正在通过三大规范化管理举措突破患者长期管理的难点:一是建立标准化诊疗路径,确保患者从初诊到随访的全流程规范管理;二是通过‘一站式’多学科联合诊断,避免误诊漏诊,确保治疗方案精准有效;三是打造全国性诊疗网络,让优质医疗资源惠及更多患者。”

  托举患者无虑人生

  为打破地域限制,更好地进行全程管理,全国多地已陆续启动惰性淋巴瘤专病门诊、惰淋中心的建设和探索,并依托即将在今年上线由淋巴瘤之家发起并牵头构建的“惰淋中心地图”实现区域资源联动。

  “惰淋中心地图”首批计划覆盖全国23家具备惰淋诊疗能力的中心机构和专病门诊,通过可视化方式数字地图的方式,帮助患者快速定位就近的专业诊疗资源。这一举措回应了惰淋患者“就医无方向、跨省奔波”的真实痛点,标志着诊疗体系从“治疗端”迈向“管理端”的转变。地图的上线不仅提升了患者的就诊效率,更连接起诊疗资源、患者需求与管理路径,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惰淋生态共建提供了重要支撑。淋巴瘤之家创始人顾洪飞指出:“过去,惰淋患者常因‘找不到专病医生’而涌向北上广;如今,‘惰淋中心地图’将全国专病门诊的位置清晰呈现,不仅帮助患者少走弯路,更是一份‘心安指南’,它让患者在熟悉的城市中找到专业的依靠,也让规范诊疗真正走进日常生活。”

  在“无虑人生”四周年之际,以患者为中心,以专病门诊为支点,以惰淋中心地图为工具,以创新疗法与体系建设为驱动,以多层次保障体系与创新支付方式为保障,一个更科学、更温暖、更可持续的惰淋诊疗生态正逐步成型,持续为患者提供更精准、更可及的治疗选择与管理体验。北京协和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张薇教授感慨:“在治疗手段不断创新和诊疗体系持续升级的当下,我们正在与患者及社会多方构建一种携手同行的诊疗生态。在这个生态圈中,作为医生不再只是传统的治疗者,更是患者与疾病抗争路上的同行者,持续探索如何在延长生存时间的同时,提升患者生存质量,进一步实现‘功能性治愈’的目标,让患者真正拥抱‘无虑’未来。”

  连续四年公益支持“无虑人生”活动的开展,罗氏制药中国肿瘤领域总经理钱巍表示:“随着‘无虑人生’每一年的按时启幕,我们见证着对于惰性淋巴瘤患者关爱的不断升级。期待未来能与更多生态伙伴一道,助力为惰性淋巴瘤患者构建更立体的诊疗新生态与关爱新模式。罗氏始终秉持‘先患者之需而行’的理念,在血液肿瘤领域持续创新布局,致力为淋巴瘤患者带来更广泛的治疗选择与‘治愈’未来。”

       文章来源:公益时报网